外面确实很吵闹,为了“李时珍”都打起来了。这次不是争论李时珍是哪里人,因为很确定就是湖北蕲春的,这次争的是商标。
李时珍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李时珍医药)和蕲春李时珍酒坊有限公司(下称李时珍酒坊)打起来了。
先从“李时珍”商标的由来说起吧。
医圣故里蕲春县,南临长江,北依大别山脉,中药材资源丰富,尤其是蕲蛇、蕲龟、蕲艾、蕲竹,合称“蕲春四宝”,名扬天下。上世纪90年代初,蕲春县委、县政府提出发挥“李时珍”人文资源优势,走有蕲春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子,实施“以药兴县”战略。此举得到了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于是,蕲春大打“李时珍”牌,把“李时珍”的文章做得如火如荼,但想把“李时珍”这3个字正式申请为商标的时候卡壳了。因为第5类的“李时珍”商标早于1983年就被北京市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公司注册。这意味着蕲春方面要想使用“李时珍”的名字做药材商标必须与商标注册人协商,取得其授权才可以。
这事连李时珍自己也没想到啊。但不久后,事情有了变化。
1996年,几位台商看中“李时珍”品牌,结伴来到蕲春,想利用这里的中药材资源,做“李时珍”品牌,开发生产李时珍系列产品。历时两年,八次考察,终于与湖北蕲春李时珍保健药品厂正式合作,组建成立了湖北李时珍医药企业有限公司。
项目签合同了,资本注入了,产品开发出来了,市场都拓展到东南亚了,总投资5000万美元占地面积2500亩的李时珍医药工业园和本草纲目园都规划好并且一期工程都完工了。台商才从国家商标局获悉,“李时珍”医药商标已被他人注册。
这下可慌了神了。
匆匆忙忙中,2000年2月28日几位台商以湖北李时珍医药企业有限公司的名义向蕲春县人民政府递交了一份报告,要求蕲春县政府迅速与北京市医药保健品进出品公司交涉,收回“李时珍”商标,湖北李时珍医药企业有限公司愿配合蕲春为做好“李时珍”注册商标的回归工作作出一切努力。
虽然这个行为也是出于无奈之举,但他们肯定没有料到的是,争抢双方不是他们和北京市医药保健品进出品公司,因为在他们之前,鼎鼎有名的北京同仁堂早就盯上了。而且北京同仁堂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独家生产并经营“李时珍”牌产品,可是直到北京市医药保健品进出品公司1983年取得第5类“李时珍”商标之日前他们也没有想到要把商标先注册保护了。
注册商标的事实改变不了了,于是北京同仁堂在承认北京市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公司对“李时珍”商标拥有权利的基础上,寻求“李时珍”商标共有的方案。
这也一定程度上导致蕲春方面寻求商标转让的方案毫无进展(也可理解为价格没谈拢,因为早在台商考察蕲春项目之前5年的1991年,蕲春方面就知道北京市医药保健品进出品公司拥有药材上的“李时珍”商标,但当时该公司报出的商标的转让价格是100万。现在又过了近十年,加上北京同仁堂对该商标的需求度,费用一定低不了。)
万般无奈之下,李时珍医药只好暂时放弃了第5类药品上的“李时珍”商标,转而向国家商标局申请了“本草纲目”商标,并顺利取得了注册权利。 当然,海外商标的注册也没有落下。
几年后,事情再一次转机。
因为市场的影响,北京市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公司从事的药品、保健品进出口业务比过去大为减少,北京同仁堂有了自营进出口权之后也不再依赖于此。所以,第5类“李时珍”商标在北京市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公司心中的重要性降低。这为一直与其商议商标转让的蕲春方面的方案实施提供了基础。
2008年9月3日,李时珍医药终于成功竟购药品核定使用商品第5类的“李时珍”系列注册商标51个,据汉网-长江日报报道,当时李时珍医药拍得商标的价格为3000万。
背景介绍完毕。
我们现在知道李时珍医药成立于1998年,核准的经营范围为生产销售科学(浓缩)中药系列产品、中成药系列产品、中药饮片、李时珍系列药酒、保健酒、保健食品、白酒、饮料等。
而李时珍酒坊则成立于2006年,核准经营范围为生产、销售配制酒。2008年开始,李时珍酒坊开始生产李时珍酒坊系列酒,并在经营场所及商品名称上持续使用“李时珍酒坊”字样。
话说李时珍酒坊也太不把李时珍医药放在眼里了,虽然其成立还不到20年,但其手中有那件历尽千辛万苦还多年才拿到的1983年的注册商标啊。该商标即为第5类“中药、药酒、成药”产品上的,注册号40052。现在来看5位数的商标注册号可比5位数的QQ号珍贵多了,贵多了。多贵呢?1999年,经国家国资委一权威机构评估,“李时珍”商标价值达1.2亿元人民币。 1999年。看一看。
其2008年一并受让过来的还有第33类“酒”上的注册商标,注册于1986年,注册号292700,有效期续展一次后至2007年7月9日止。该商标到期后没有续展而导致无效了,直到2008年5月才又重新申请一件相同的商标,好在最终取得了注册,商标注册号3721108,但注册专用期从2010年4月7日开始。
小编猜测未续展注销的原因是因为北京市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公司在等待出售商标,李时珍医药在等待购买商标,该商标正好在此期间无效的,李时珍医药重新申请该商标的2008年5月距离该商标宽展期结束的2008年1月不过短短4个月的时间。
但不管过程怎样曲折,到目前为止,李时珍医药无可争议的拥有了第5类“药酒”和第33类“白酒”上的商标,自己使用肯定是没问题的。
这时候李时珍酒坊隆重登场了。因为其使用商标的时间为2008年开始,而李时珍医药的商标注册日自2010年开始。虽然李时珍酒坊的“李时珍酒坊”商标至今没有注册(按照审查规则,提交注册申请也注册不下来),但其使用的时间比李时珍医药要早,问题就出在这个时间差上。
李时珍酒坊在经营场所及商品名称上持续使用“李时珍酒坊”字样当然让李时珍医药很不爽,于是其于2012年10月24日通过公证方式购买了两瓶被控侵权的产品后,诉至黄冈市中级人民法院,请求判令李时珍酒坊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在生产、销售的酒类商品名称及企业名称中消除“李时珍”和“李时珍酒坊”字样。
但诉讼的结果并不理想。【后方高能】
黄冈中院认为,虽然李时珍酒坊公司生产的李时珍酒坊酒与第5类商品药酒属类似商品,但权利商标与被控侵权“李时珍酒坊”标识不构成近似,且李时珍酒坊公司使用涉案标识有合理性和正当性,没有攀附权利商标的故意,不构成侵权,也不构成不正当竞争。故判决驳回李时珍医药公司的全部诉讼请求。
李时珍医药公司不服,提起上诉。
湖北省高院二审认为,通过对涉案权利商标与被控侵权标识进行比对,双方均存在较明显的视觉差异。同时,综合考量李时珍医药公司商标的显著性、知名度和李时珍酒坊公司使用被控侵权标识的主观意图,以及双方使用涉案商标及标识的现实状况,认定李时珍酒坊公司不构成侵权及不正当竞争。最终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官点评:本案核心争议点在于原告通过注册或受让取得方式享有“李时珍”系列商标专用权,受商标法保护;而被告虽未注册但在先持续使用“李时珍酒坊”商业标识,并具有一定合理性及正当性,也有受保护的现实基础和法律依据。
本案通过合理平衡商标注册人、商业标识在先使用人与社会公众利益,体现了特殊情形下允许涉案商标善意共存、市场包容性发展的司法理念。并且,被告作为李时珍故乡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的本土企业,使用涉案标识有其正当性和合理性,主观上无攀附权利商标的故意。故在被告对涉案标识积极进行宣传、投入,并在先持续使用的前提下,应当对其合法在先权利予以相应保护。
快500岁的李时珍颤抖着身子碎碎念:我是谁?谁是我?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微信公众号:千慧商标(qianhuishangbiao)。
扫一扫,关注千慧商标微信公众号,每天接收最新行业资讯。
What's New
【专利热点】未申请专利之前签订的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
【专利热点】专利申请权的概念
【商标热点】备用商标与正在使用的商标有一定的相似之
【商标热点】联合商标、备用商标和防御商标
【商标热点】统一商标和分商标
【商标热点】商标性质、功用上的分类
更多>>
联系我们 | 关于千慧 | 加入千慧
千慧邮箱:
qianhui88817788@163.com
千慧地址:
济南:山东省 济南市 经十路12111号中润世纪中心1号楼20层
北京: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66号中国技术交易大厦A座1211-1216室
日照:山东省日照市北京路188号日照大厦109房间